首页

人字拖踩踏

时间:2025-05-26 02:44:58 作者:朝参暮枣、随身膏条……年轻人把养生局卷到膏方界 浏览量:54064

图虫创意/供图 陈锦兴/制图

  贵州茅台作为行业标杆,尤其是在高端酒领域,茅台酒的价格不仅是“天花板”,更是“指南针”。贵州茅台提高出厂价背后,中国白酒行业正在加速洗牌,头部企业竞争优势加大,中小酒企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白酒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白酒市场加速洗牌

  如今,贵州茅台时隔近6年再次提价,这背后面临新的行业发展境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酿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5427.5万千升,同比增长0.8%。其中,全国酿酒行业规上企业1756家,其中亏损企业356个,企业亏损面为20.3%;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509.0亿元,同比增长9.1%;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491.5亿元,同比增长27.4%;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45.4亿元,同比下降7.8%。

  进一步细分来看,2022年,全国白酒规上白酒企业963家,产量671.2万千升,同比下降5.6%(近十年新低);完成销售收入6626.5亿元,同比增长9.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201.7亿元,同比增长29.4%;规上企业中亏损企业169个,企业亏损面为17.6%,累计亏损额18.8亿元,同比下降15.7%。值得注意的是,规上白酒企业数量持续下降,从2016年的1593家锐减到2022年的963家,5年时间,有近四成的白酒企业被市场边缘化或者淘汰。

  2023年初,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公开表示,三年疫情加速了白酒市场洗牌,结构调整明显,流通环节库存压力持续提升。受经济下行影响,高端白酒的销售呈现了一定压力,市场负面情绪造成了资本市场的波动。

  宋书玉强调,不可忽视白酒产业在长周期中积累的诸多问题也随着经济大环境影响而逐渐显现,长期积累的外部和内部矛盾已经突破临界点,虽然产业经济指标仍保持增长,但正面临着从宏观政策到消费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冲击。

  从地方经济看,大部分白酒产区经济单一性强,财政税收压力大,为了快速恢复经济、增加收入,政府助推产能提升在所难免。

  宋书玉认为,在产能方面,要切记不能只做加法。盘活存量产能,提升优质产能,淘汰低效产能,成为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2023年年初,白酒消费水平反弹上扬的态势明显,后期是否具备持续消费动力值得期待,也值得深思。

  中小酒企遭遇挤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白酒产量为209.7万千升,同比减少14.8%。“商务、团购、宴席”三家马车并未能齐头并进,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已成事实,中国酒业协会《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中提出,2023年,消化库存是中国酒商的首要任务,未来机遇与压力并存,乐观与焦虑并存。

  通过上半年上市酒企的表现可以看出,白酒上市企业增长速度减缓,行业调整期的确正在到来。中国酒业协会《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明确指出,白酒产业已经由增量发展时代进入到存量竞争时代,产能过剩和销售渠道的问题导致了库存压力加大和价格倒挂等痛点的出现。

  今年以来,宋书玉曾多次表示,中国酒业已经进入新一轮产业调整阶段,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和消费结构均面临变革与调整。

  受经济环境和消费氛围的影响,白酒消费出现了结构性分化。其中,高端品牌的销量和增速相对较低,部分一二线白酒价格下降甚至出现倒挂现象。与此同时,300元以下的中低价位段的产品市场表现较好,头部企业开始下沉产品市场,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与之类似,贵州茅台在2022年年报中指出,从行业发展方面,正面临着“新秩序重塑期、新格局形成期、新消费升级期”三期叠加的行业发展新形势,市场消费需求将会更加向优势产区、头部企业和优秀品牌集中、倾斜,行业马太效应越发明显;从供给端看,处于新格局形成期,原产地、主产区、基地产区将进一步优化白酒产业布局,加速名企名酒、中小酒企格局调整。

  今年10月中旬,宋书玉在第十九届中国酒博会上表示,白酒品类全面增长的黄金时代或许已经不能复制,酒业向优质产区,优质品牌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曾从钦指出,当前中国白酒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加快重塑,呈现三个“前所未有”。即白酒行业“三个优势集中”的力度前所未有、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前所未有、白酒行业竞争格局的显著变化前所未有。

  强弱分化愈加明显

  近日,A股20余家白酒企业已陆续披露2023年三季报,总体来看,各大知名酒企经营业绩均保持着稳健增长,但也有皇台酒业、老白干酒、酒鬼酒、顺鑫农业等6家酒企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其中,岩石股份、伊力特、古井贡酒净利润增幅靠前,同比增长分别为153.63%、63.88%和45.37%;五粮液、贵州茅台、迎驾贡酒、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等9家企业净利润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幅。

  从三季报数据看,茅、五、泸、洋、汾等头部白酒公司业绩延续高速增长的态势,西北几家酒企金徽酒、伊力特、天佑德酒今年前三季也整体表现不错,水井坊也在二季度之后重新找回了增长节奏。

  有白酒分析人士称,中秋、国庆市场动销平稳,高端及地产酒仍然占优。从场景上看,宴席市场仍然表现稳健,商务场景亦有恢复,江苏、安徽等地市场表现仍然较强。从价格带上看,高端价格带仍然稳健,100元~300元左右价格带受宴席带动增长明显,次高端价格带相对偏弱。

  招商证券研报分析,从价格带来看,高端白酒稳健增长凸显韧性,茅台业绩稳如泰山,五粮液环比改善超出预期,老窖逆势保持高增。次高端中汾酒保持高质量发展,水井坊上半年去库存后新财年开门红顺利。区域名酒整体延续高增,板块收入和利润端增速领先。

  以水井坊为例,通过今年一季度主动降库存,水井坊在第二季度重回增长,三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今年1~9月,水井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5.88亿元和10.22亿元。其中,水井坊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62亿元,同比增长21.48%,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19.61%。

  白酒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强者恒强,加速向“品牌+品质”的竞争本质回归。通过深耕市场渠道、坚定老酒战略,舍得酒业在今年前三季度也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1~9月,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52.45亿元,同比增长13.62%;实现净利润12.95亿元,同比增长7.93%。

  对于茅台此次提价,知趣咨询总经理、酒类分析师蔡学飞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这有利于提振目前低迷的行业信心,合理的涨价预期也会刺激和拉动相关消费增长。诗婢家酒业研究院秘书长张皓然则认为,茅台提价,让其他酒企希望可以进一步打开空间,为涨价提供样板;但同时,也不希望是差距会越拉越大,现在,也只有茅台才能真正提的起价。

  来源:证券时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总书记引用了这些典故

陈家强要和变电检修工对所里的设备来一次全面“体检”,做耐压试验、擦拭绝缘子、清扫电缆沟等。每隔2小时还要巡视一次变电箱,仔细记录设备的温度值、密切关注仪表状况,丝毫不敢马虎,一天下来,经常灰头土脸。

音乐剧《飞天》首登上海舞台 让敦煌艺术“活起来”

孟涛:李小龙是我们在谈论武术海外传播时绕不开的重要人物,他对于中国武术在海外的传播功不可没。20世纪70年代,李小龙凭借其功夫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龙争虎斗》《猛龙过江》以及拍了一半的《死亡游戏》名扬海内外。他精湛的武艺让海外观众大开眼界,在全世界范围掀起“功夫热”。

云南玉溪“无声饭店” 残运会冠军经历疗愈人心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单元中,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藏的《高昌馆课》,反映出明代中央政府与西域各地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密切联系。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始设四夷馆(清代改称四译馆),下属高昌馆主要负责翻译朝廷与西北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之间的往来文书,所记述的西域与中央的朝贡贸易,是对汉唐丝绸之路的延续与发展。

日本登月探测器通信恢复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既是稳定大湾区农业基本盘的现实需要,又是提升大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大湾区人口众多,农产品消费量巨大,消费品质也不断升级,客观上要求农产品产业链条加快延伸,迫切需要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实现更协调、更融合的发展。应加快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和装备在都市现代农业领域中的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实现数字技术与都市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实行农林牧渔并举,推动核心种源攻关和关键装备突破,强化高品质农产品标准建设,推动农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逐步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央行国际司最新发布!金融大消息

榕江境内的都柳江曾是黔桂之间的重要水运通道。如今,贵广高速铁路、厦蓉高速公路、荔榕高速公路、剑榕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榕江已经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铁3小时经济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